Just relax, take it easy..

0%

记录 moobox 的点滴 (回忆篇)

在 moobox 工作了两个月,用这篇日志记录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

moobox 经历~

转眼大学就毕业了,什么也没学会,就会点 python。
带着瘦弱的身体在上海这个充满梦想的城市横冲乱撞。

面试

故事还是从面试开始说起吧。
七月份来上海找工作,主要面试前端和 python 后台的职位。
面试了前端才发现自己对前端还只是掌握的皮毛(工作中发现自己的 css 知识真的是上个世纪的)。
后台没记错的话是面试了三家吧,有一家印象比较深刻,好像叫做 奥狮数位 ,是一家传媒公司。
在大厦的最高层,进门还要刷卡,豪华的装饰,大厅里,乒乓球桌等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简直就是梦想的天堂
当然对这家比较长草,但一直没回复我,估计把我当备胎吧、
还有一家面试的就是 Moobox 了,是个初创的公司。分为两个房间,大致分为一边软件,一边硬件。
到的时候先做了一张笔试,有一些基础的数据库,算法,还有 linux 的题目。
羞愧的是,由于没有准备过,连 left join,inner join 都搞不太明白,
最后一题是编程,考的递归。写一个斐波那契数列,当时对这些早忘了,用了全局变量,写的特别麻烦。
后来工作的时候,突然兴起重新写了一下,真的是被当时的自己蠢哭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ef printArray(i):
if i == 1:
return 1
if i == 2:
return 1
else:
# print printArray(i-1) + printArray(i-2)
return printArray(i-1) + printArray(i-2)

for i in range(1, 6):
print printArray(i)

做完之后,就有两个面试官拿着 MacBook 过来面试我了。
一个叫做 Brain,算是公司的 CEO 吧,还有一个叫做陈老板,也算是技术团队的小 boss。
面试问的都是我简历上做的一些项目,后来才偶尔听到陈老板说他之前研究生读的就是云计算,
怪不得对我做虚拟机节能的项目这么感兴趣。
当时应该多说一些的,因为之前不管是和别人讨论还是答辩的时候,没什么人能听的懂,所以很受挫,就不太愿意和别人提起这些。
有些细节也不太记得了,最后他们拉我到外边,灌了鸡汤,谈了一下薪资, 青涩的我也只求一个收留的地方,也就任他们宰割了。
过了一个星期后接到 brain 的电话,给我发了 offer,让我周一去上班。
这个地方我以后还是要注意一下,多给自己争取一点考虑的时间,
虽然有更满意的 offer 可以随时走人,但我还是做不出那样无情的事情。
发邮件给长草的奥狮,被温柔地拒绝了之后,也就无怨无悔重新踏上通往上海的旅途了。

入职

还记得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星期一,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可空气里却散发着一丝诡异的味道。
咳咳。。编不下去了、
被要求九点半报道,我也早早的准备好,准时到了公司。
当时真的是青涩的像个背着双肩包的初一小朋友、 不扯这些细节了。
公司给我配了主机和显示器,可惜后来我还是用我自己的笔记本。
听美工说公司不提倡自己带东西,比如键盘鼠标,自己的电脑。
然而刚好自己从家带了显示器,每天就自己背着键盘鼠标和我的笔记本去公司。
刚开始他们也就让我给新电脑配一下环境,以前写 python 的时候都是用 eclipse。
然而用上 PyCharm 后就知道 eclipse 弱爆了,就说配色和主题就爆了 eclipse 几条街,

之后就是看公司 django 后台的代码了,当时真的是一头雾水。
幸好有人带我,他的名字叫做小小鸟
怎么说呢,真的非常感激小小鸟,不知道这辈子再也碰不到这么耐心的老师了、
小小鸟是个典型的外强中柔的人,有时候一着急也会发脾气,人的个性特别强
所以 brain 对他提需求的时候,其实有些需求不太合理,小小鸟也不太鸟他,态度极其恶劣。
但是你对他好点,耐心点,其实他人特别好,后来移位置坐到他旁边还给了我好多零食吃 哈哈。
(算了技术的部分我重新开篇日志好了,这篇单独讲一讲感受。)
第二天发生了一件特别坑的事情,奥狮竟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考虑了一下,
可以让我去试一下,我这么有职业道德的人当然是拒绝咯,
哈哈,不知道要是当时去了奥狮会发生什么,人生轨迹就完全不一样了。

加班

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最躲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加班了。
以前也很天真的想,为什么总是说程序员很累很辛苦,coding is so enjoyable、
面试的时候,公司的人说我们公司周六要上班,因为小公司只有拼时间才能超过别人。
真正上班的时候才发现小小鸟他们每天晚上都很晚回去,听说有时候甚至到了半夜 12 点。
一个月加个几天还行,要是加班变成一种习惯,还是觉得不太好。
一是觉得每个人就算工作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二是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不能靠加班强行提高生产力。
明明一天的任务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还非要待到多久才回去,加班应该用在刀刃上。
但也好理解吧,初创公司,年轻人也是该搏一搏,每天加班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看到自己敲的代码,
发挥出它们所有的价值,越来越多的用户用你做的东西,公司做大做强,然后有一天可以升职加薪在上海买房。 哈哈。
但更多的其实是像上边说的自我麻痹吧, 这世界上最没有用的就是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