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老来得子,很容易将婴儿视为掌上明珠抱在怀中,养成了摇晃抱睡的坏习惯。导致不仅每次放下时如同拆炸药包般小心翼翼,还无法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调查显示:醒着被放在床上的婴幼儿比睡着再放入床上的婴幼儿,更容易睡的长久,而晚上醒两三次的可能性要小 3 倍。想象你在温暖的床上入眠,结果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躺在公司的行军床上般的惊恐。

派派近日刚满三个月,终于成功拍睡入眠,分享一下帮助颇多的书籍与笔记。

56179255-DCFF-4125-9680-17E54E3A3150

p.s. 请忽略床上的枕头,筋疲力尽无法拆“炸药包”了。。

《实用程序育儿法|The Baby Whisperer》

实际上,我不是要强迫婴儿怎么样或者做什么事情,我也不赞成让婴儿哭,更不赞成把幼儿扔在那儿独自“暂停(timne.out)”的方法,不管时间有多短。孩子需要大人的帮助,我们必须提供这种帮助,特别是在你努力消除无规则养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时,这很不容易

第五章:教宝宝如何睡觉

睡眠问题归类:

  1. 缺乏常规程序(E.A.S.Y:吃、玩、睡、休息)

    • 努力给孩子一个可预测的时间顺序,例如某天上午十点小睡,第二天在 10:15 睡。
    • 例如针对小月龄的婴儿:
      • 白天:每隔 3 小时进食;每隔 3 小时睡 1 个半小时。
      • 晚上:5 点和 7 点密集进食,晚上 11 点梦中进食。醒来:凌晨5点或6点
    • 只要保持持续不变 — 进食、活动、睡眠 — 每一件事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发生,那么你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 常见的误区:
      • 下午的小酣会影响夜间的睡眠,实际正好相反,婴儿白天休息得越充分,晚上睡的越好
  2. 不充分的睡眠程式

    • 最佳睡眠时机:把握(尽快采取行动)
    • 渐进程序:例如打襁褓,告诉婴儿 - 该换一种活动了,我们要准备睡觉了(同时为几个月后出现的分离焦虑奠定信任的基础) // 与换尿布同理,把宝宝当做人进行沟通
    • 4S 程序
      • 1)布置环境 安静+黑暗
      • 2)裹襁褓 - 避免无意识的手脚乱动导致分心与不安
      • 3)坐着 - 静坐五分钟,把孩子的头埋进怀里,消除任何视觉的刺激
      • 4)嘘 拍法(shush-pat):一边缓慢+清晰的嘘……..嘘…….. 一边轻拍背部
        • 因为婴儿注意力无法集中,最终停止哭闹
        • 宝宝平静后,继续 7-10 分钟,即使完全睡着也多待几分钟观察是否深度睡眠。
        • 一种睡眠辅助手段,最终会教会如何自己睡觉
  3. 无规则养育:

    • 例子:
      • 你采取了无规则养育的方法。我的奶奶总是跟我说,开始时独要当真。遗憾的是,手足无措的父母有时候会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让他们的孩子停止哭闹,或者让孩子平静下来。这个“任何手段”通常在以后会演变成一个坏习惯,他们不得不改掉它——这就是无规则养育。例如,10周大的汤米睡不着,因为妈妈错过了他小睡的最佳时间
      • 妈妈开始抱着他走来走去,轻轻摇见他。知道吗?竟然有田,汤米在她的怀中睡着了。第二天的小睡时间,他在婴儿床里有点吵,于是她又把他抱起来,说是要抚慰他。她自己可能也因为这个习惯而感到慰藉和放松——感觉到她可爱的小宝宝拥在怀中,多么美好啊。
      •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3个月后或者更快,汤米的妈妈一定会变得很绝望,奇怪她的儿子为什么“讨厌婴儿床”,或者“不肯睡觉,除菲我摇晃他”。这不是汤米的错,是妈妈无意中使得儿子把摇晃以及妈妈的体温和睡觉联系了起来,从而认为那是正常的,没有她的帮助,他就无法进入梦乡,他不喜欢婴儿床,因为没有人教他如何在婴儿床里放松
    • 道具依赖:
      • 道具与慰藉物:如果奶嘴掉下来时婴儿总是会醒来,要父母把它重新放回去,那么它就是道具。如果嬰儿不叼着奶嘴也能睡着,或者能自己街回去,那么它就是慰藉物。
      • 所以不推荐抱着晃安抚,或在怀里睡觉。 因为这样把自己当作了“道具”,未来会反复折磨自己
    • 解决办法:在宝宝清醒的时候打好襁褓,把他放在小床上,采用拍嘘法哄睡,最终才能培养独立睡觉的能力
  4. 饥饿:

    • 喂养:白天建议间隔 3 小时喂一次,晚上上床睡觉之前,要在多喂宝宝一点儿(量或频率)
    • 每晚在不同的时间醒:表示饥饿,睡前没吃饱
    • 生长突增期:以前睡的挺好,突然开始夜醒
  5. 刺激过度:

    • 好睡眠带来好睡眠 -》 白天睡得少,会让他们更加兴奋
  6. 不舒服:

    • 识别哭的信号:面部扭曲、身体僵硬、向上抬腿或扭动的厉害(可能代表疼痛)